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雪龙和雪龙2号“双龙探极”是此次南极科考的关键词之一,这段时间新闻频道一直在跟踪报道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以及双龙探极的最新进展。现在,南极已经进入了极昼时间,为了能让雪龙船的多吨物资能够在距离中山站最近、最安全的位置卸货运抵中山站,这两天雪龙2号船不分昼夜24小时连续作战进行破冰,来看前方随船记者发回的报道。央视记者乔亚美:现在是南极中山站当地时间晚上的10点钟,因为这里刚刚进入极昼时间,所以现在天还是非常的亮,我四周现在是不计其数的巨大冰山,雪龙2号船凭着它强大的破冰能力,依然在向着南极冰盖大陆方向挺进,这是我国南极科考有史以来,船舶自由航行到达距离中山站最近的冰面。在南极极昼的深夜,雪龙2号船依然在缓慢向南破冰,因为在南极科考历史上,从未在结冰期自主航行到达过这个区域,而这里四周冰山众多,海况复杂。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因为这个地方是我们中国的考察船,在陆缘冰破冰第一次破到这么里面,而且这个附近,大家也看到了冰山特别多。离冰山最近的距离0.2海里都不到,我们要看每一座冰山,它的倾斜角度,它的形状,然后来判断底下可能会伸出来多少,回旋的余地也非常的小,它有的时候拐弯的时候基本上是90度拐弯,所以这种操作在我们中国的破冰船史上应该说是没有过的。雪龙2号船的船长赵炎平已经快20个小时没有离开过驾驶室。作为雪龙2号船的总舵手,此刻,他的压力前所未有。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这种环境下航行破冰,肯定是有压力的,主要来自于一方面就是一艘新船,然后船上的驾驶员他也是第一次来操作这艘船,另外一方面就是第一次就是进入到这么靠南的地方破冰,而且四周又是冰山非常的多,还有水深资料是非常欠缺的。大家心里明白,到了这片区域,对于首次出征南极的雪龙2号往前行进的每一小步,都是南极科考历史上的一大步。但由于冰山、海域情况复杂,每往前挪动一步,大家都格外谨慎。雪龙2号大副张旭德:因为水深资料非常少,我们怕在前方航行的时候,底下的水深不够,所以我们到冰上连续在山的周围打一些孔,然后用测深绳去测一下水深。我的绳子是50米的,如果说在绳子没有接到底的时候,对我船舶航行是安全的。凌晨12点半,雪龙2号船来到了南纬69度21.5分。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应该说是非常靠南了,里面刚好有一道冰脊在那边,整个航道中间呢,因为正中间有几座冰山,然后离岛又非常近,已经过了所有的冰裂隙,从那个点是我们考察队经过多方开会决定最佳的一个卸货地点凌晨一点半,雪龙2号船决定从南纬69度21.5分的破冰区域沿着破好的航道原路退出,而雪龙船则沿着雪龙2号船开辟的破冰航道进入,凌晨5点,雪龙船驶入指定位置,开始进行大规模卸货。正是雪龙2号船的一路破冰闯关,为雪龙船接近无限中山站提供了最大可能。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应该说我们这次破冰,自己的船破冰的话破到纬度最南的地方,这个季节,应该是纬度最南,中山站的纬度是69度22分,我们破到了69度21点几分,应该说雪龙2我这几天操纵下来,特别在冰区,我也觉得雪龙2通过这段时间的表现,它不负众望。原标题:《第36次南极科考:“双龙”白夜行创造破冰历史性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