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书单 [复制链接]

1#

年度目标是30本,还差两本。

量化的目标,便于鞭策自己,明年继续努力。

知道有人因我影响开始正经看书,比我自己看了一本好书还要开心。生活快节奏,信息碎片化,花整块儿时间读书,可以算是一种隐形的奢侈品消费了,购买力有限,不过开卷有益,哪怕一年只读一本,认真读一本,也会有收获,而且收获会超预期。

“慢,就是快”。

这一年在写字的时候,特别是有点焦虑的时候,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这几个字。送给你吧。

《导演功课》(二刷)

大卫-马梅的讲座文字稿。他的特点是,完全把演员表演放在次要的位置,十分注重通过剪辑,并置镜头画面来构建剧情(因为我们人类天生就有寻求意义的需求)。完全从主角的角度设计动作,用动作表达一场戏的概念内涵。虽然是一家之言,却很有启发。依据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不同,导演们会有自己的思维路径,也会有自己的创作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都是运用试听媒介传递信息,构建故事和情绪。

《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

《象人》、《蓝丝绒》、《穆赫兰道》……,大卫林奇的标签是诡异。《双凤镇》一部电影制作水准的电视剧。透过些作品的访谈,会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大卫林奇是天生的。很多意象是导演本身的灵感迸发,它们从何而来,他本人都说不清,但是他的感觉是准确的,在某个时刻知道它来了。当想要去解释这种诡异风格的时候,言谈间,原本要解释的东西又消失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童话的魅力》布鲁诺·贝特尔海姆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理论基础,研读我们所熟知的童话故事,阐释出这些童话故事对于儿童潜意识的影响。童话和神话、预言故事都有本质的区别,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坏人被惩戒,好人得到好报。在作者的分析下,这个简单的区别,却对儿童心理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出版物上看到的童话,都被经过改编,很多血腥和残暴黑暗的内容被删减,这是出于保护儿童的初衷,却让童话本身丧失了启迪儿童潜意识成熟,使儿童内在心理结构完善的作用。被删改过的童话故事中,一般都缺少这样的内容:主人公经历挫折、失败,但是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最终才得尝所愿,美梦成真。个人努力,而不是完全的外力、神力的作用才是故事的关键。数字3为什么的在很多故事中都有出现,青蛙为什么会是性的象征,俄狄浦斯情节是如何成为左右童话故事内在母题结构的?书中分析很多,很有趣。但是,这毕竟是一家之言,从弗洛伊德“力比多”的角度,“性”的角度解释所有事情,尽管略显牵强,但是能自圆其说,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

《洞察》艾美·赫曼(二刷)

艺术洞察,是作者独创的一门培训课程,强调在看见后能够上升到“观察”的层次。因为新冠状病*的疫情不能出门,才拿出之前的书再看一遍,收获还蛮大的。普通的看见,是我们无意识用了过滤器(往往是偏见)后得到的信息,这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过滤器”大多跟我们的个人经历和经验有关。比如一张女性肖像照片,医生会习惯从职业的习惯看她的健康状况,裁缝看见的是衣服的款式,美容师看到的皮肤的状态,然后各自会根据这个“管状”的视角去看这个女人,形成不同的判断。健康或疾病,贫穷或富有……而事实上,这些判断都是偏主观的,偏主观的信息,在沟通中就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误会。怎么避免呢?书中有教具体的方法。

《病*星球》作者:卡尔·齐默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现在所有已知的生命可能都起源于病*;很多病*的基因潜藏在我们的身体里,时机成熟的时候可能会重新组合成病*;每一口呼吸的氧气中有大部分是病*制造的……病*的历史要比人类长很多,我们可能只是病*的载体。这不是耸人听闻,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生命。人类其实无法远离病*,只能跟病*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管住自己的嘴。吃带有病*的宿主(黑猩猩、蝙蝠、猴子……)是病*跨界进入人类世界的一大途径。

《巨浪下的小学》作者:理查德?劳埃德?帕里

作者耗时6年,调查年日本海啸中丧生的70多名孩子的死亡真相。有事件调查,有驱*故事,有日本民族特征的解读和分析,挺好看的一本书。1天就读完了,翻译的很好,流畅而有特色。

《溢出》作者:施展

值得快速阅读

读完之后,我发现更喜欢作者的上一本书《枢纽》。这本书也有收获,因为一个全新的视角——溢出。所谓溢出,指的是制造业从中国向越南等周边国家转移的现象。这些溢出的部分,仅是产业链条上的很小一部分,这部分以技术含量低、人工需求大为特点,往往是制程的最后组装阶段。实际上,产业链内大范围转移到中国之外的周边国家,基本上不可能。多年的制造业系统发展,让每个环节都进入了相对聚焦和细分的状态。系统内的这些细分部分,能够快速低成本的适应产业链的变化,第一时间调整研发和生产方向来满足整个系统的需求,而这样的完整的制造业系统,在中国周边国家并没有成长起来的历史条件。

《我在太空的一年》作者:斯科特·凯利

作者是一位宇航员。他的同卵双胞胎哥哥也是宇航员。一个家庭出两个宇航员,这个有点牛。

全书回顾他如何燃起对太空的兴趣,以及如何成为宇航员,并创造了在国际空间站最长的工作时间记录。

如何跟奥巴马在推特互动,如何修理国际空间站的除二氧化碳装置,在太空怎么上厕所,太空垃圾怎么处理……有趣的细节很多,可以作为趣味读物来看。

《冷战》作者: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重大历史事件背后,往往有个人选择的随机事件成为关键点。柏林墙的倒塌,不是任何人的命令,是一个历史中的偶然,人们得到模棱两可的信息,向关口涌去,把关的士兵打开闸门,蝴蝶煽动翅膀后,柏林墙在余波中倒掉。冷战时期,大概是人类最接近灭亡的时期,热核战争几乎总是一触即发。历史走向,不会依着谁的意识形态而行,走向哪里,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并且在过程中不断调整。不过,和平无价,任何时候都是。

《起源:万物大历史》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

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讲到年,跨学科的大历史观叙述。喜欢的人会读得津津有味,比如我。纵横捭阖,不同学科之间来回穿梭,这样的历史叙述更壮阔,逻辑上也一定是成立的,因为人类都在唯一一个时间序列里面。宏观的视角,带来恢弘的气度,理解自己和我们人类这个世界的新角度,副作用也有,就是太宏大让相对微观的我们容易产生虚无感。我们看重的意义,在宇宙的语境里,瞬间变得毫无意义。其实这很正常,所以意义,不过是人类赋予自身的附加值,宇宙本身不依靠意义来锚定目标和方向。

《沉默的巡游》:东野圭吾

破案推理以及事实回顾基本保持在常规水准,其中有个很明显变化,社会化内容有所增加,冲突不再只是来源于两个人,或者是某两个特定的阶层,范围更广阔的效果是意味深长的读后感。《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读来过瘾,却回味寡淡,从本格到社会派,不知道是不是东野圭吾在有意转型。

《即兴》基思·约翰斯通

这是我读过跟即兴有关的第二本书。讲即兴戏剧,但是给创意有很多启发,甚至一些社会价值和心理学的启示。特别是跟面具有关的几个篇章。人类的面孔好像是意识的主要触发开关,换一个面孔,意识里就存在连接到另一个“身份”的可能,从这个角度看,化妆、整形也是一种心理治疗。

《空的空间》彼得?布鲁克

讲戏剧理论的书。一个人如果处在打开的状态,才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可以释放出来。在已有的预设状态里,只会刻板的从个人记忆中重现对某个概念的理解,机械的仿造无论如何谈不上创新。人打开的状态,是敢于暴露自己的全部,不在意外界的评判,相比前者,忽视评判更难,克服评判需要的能量很大,带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毫不夸张的说,算是毕生修炼的方向了。

《上海歹土》[美]魏斐德

用魔都指称上海,不知道源于何时,看过这本书之后,知道源于为何。战时的上海,各国势力错综复杂,既有国家间的权利制衡,也有国内不同*权的博弈,再掺杂流氓黑帮这些法外之徒,那时上海的空气,是恐怖与希望的混合体,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在用相同的手段展示自身的力量。

《我在黑道学会的88堂商管课》路易斯·费伦特LouisFerrante著

从黑社会到畅销书作家,一个念头的改变就让这一切发生了。作者以黑帮实例讲企业管理,88个指导方针对应88个黑帮真人真事。不说对错,读起来至少很有现场感。换一个语境,原本听了就要犯困的管理学,立刻枪林弹雨般充满现实感。还别说,还真的是那么个意思。也许是因为黑帮中的每个决定都性命攸关,所以显得效率如此之高,至少作者书中的描写是如此。

《高度敏感的力量》卡特琳?佐斯特

看到这本书是在书店闲逛的时候,高度敏感的特点我自己有所察觉,只是在读这本书之前,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人群的共同特质。高度敏感是天赐的优势,不需要对此负重前行,好好利用会有收获的。书中人物实例很多,总体意思就是告诉同样是高度敏感的但还不自知的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认识真正的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就能开启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我们耗其一生寻找的,无非也就是那条属于自己的路。

《天气预报》一部科学探险史彼得·穆尔

如果没有电报,就没有现代天气预报,没有菲茨罗伊就没现代天气预报。多年前,提出气象状况受月球影响;飓风成因跟冷热气团相遇有关,在普通人看来都是天方夜谭,甚至是胡说八道。时间终究为开拓者做出了证明,今天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机会都离不可天气预报,在多年前的科学界,这还是耸人听闻的玄学呢。菲茨罗伊最后自杀身亡,用刀片割开自己的喉咙,这让一个虔诚的信仰者不能葬在神圣的圣殿中,对神的信仰终究反过来把他排除了神的世界。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同时又是虔诚的信奉着神,内在的纠结终于在生命最后一刻尘埃落定,他能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对这件事的最终解释权却跟他本人毫无关联。以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历史充满了不可理喻和疯狂。

《七年的美好》埃特加·凯雷特

非虚构写作的一本书,作者目前唯一一本非虚构,其余都是虚构故事,幽默而不滑稽,最主要都是跟生活相关的体验,作为一个犹太人生活在以色列,在战火随时光临的国家生活,还能用幽默把生活的苦难解构,特别有趣。发现写故事天赋,源于从*当兵的经历,过度压抑自我,反而让自我以最贴合自身天性的方式爆发出来,写了一篇故事之后,从此走上作家之路,不幸中的万幸。

《这些人那些事》吴念真

想不到,他写的大部分都是悲情故事。幸福的人生千篇一律,不幸的人生千姿百态,他故事里有宿命的影子,开篇就写算命先生,大概是因为,走到这个年纪,多少有些接近全然的相信命运这回事了。故事讲的好,行云流水,没有斧凿的刻意,只有写实的生动。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

一本很厚的书,读起来很过瘾。德国在二战时期能够复兴,能够发动闪电战,能够势如破竹占领欧洲大部分土地,是个综合结果。历史进程中的一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如果希特勒专机上的英国炸弹能够正常爆炸,历史就会被改写。所有人的选择汇集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定一个单独事件,历史就是由这样一支看不见的笔一点一滴慢慢写就的。

《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维斯特弗

读译本小说,翻译作者的水平至关重要,这本小说读起来非常流畅,爱不释手。一个摩门教家庭里7个孩子,四个成年后在父亲的废料场工作的孩子和另外三个成为博士的孩子,命运的走势好像不在任何人的手中,但又像掌握在各自的手里,又仿佛出生时就天注定了。几乎隔绝现代文明的奇特家庭环境,神奇到在他们事故和灾难频发的生活中,竟然没有人丧生。据说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透着作者与原生家庭的爱与恨。一句话总结整本小说:知识改变命运。

《上海》何铭生(法)

法国记者写的淞沪会战。电影《捌佰》也许让人热血沸腾,可战争从来没有赢家。战争只有伤亡数字,每一个被派到战场上的人都有活生生的故事。和平最难得。

《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凯文·哈扎德

尽管作者的个人感受和感想占了一部分比例,也不影响这本书像一部好的纪录片那般让人开眼界。当人们把生命和未来交给急救员的时候,一定没心情知道他们的身份背景,毕竟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无条件信任是第一位的。成为急救员的人五花八门,不过有一点作者十分肯定,书里他这么说:急救知识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实际操作中却是有另外一套规则。“随机应变”,完全可以这么理解。非虚构的纪实书籍我比较喜欢,真实生活中的出人意料,绝对比虚构小说中的怪诞离奇更有感染力。因为那是真的,仅就这一点就足够了。

《映画术——如此导戏何以抓住人心》盐田明彦

日本导演的一本授课讲义转录书籍。“行动”、“脸”等等导演创作手法的揭示,之前没看过,很有新意。书中提及大量日本影片也是之前不曾听过的经典。好电影实在太多,不同文化下诞生的导演,天生有着自己的烙印,自成一体。

《初访美国》费孝通

仅一年时间,作者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就透过表里深入了肌理。人类学家的视角足够深邃,而这来自全面知识结构的给养。身在一种文化当中,对这种文化是失聪的,只有置身于另外一种文化中的时候,要跟另一种文化并存,就自然会觉出两种文化的差异。没有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过,盲目质疑批判都不足信。哪怕是生活于其中,却没有去思考文化背后的成因,也是流于表面的认识,大多是片面而情绪化的。

《剧本结构论》野田高梧

年出的书,作者是日本著名剧作家,跟小津安二郎*金搭档,创作不少经典电影。《秋刀鱼之味》是二人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次年小津安二郎就去世了。剧本创作的实用手册,并不是教人细节性的手法,重点是讲剧本是什么。

《教父电影全剧本》珍妮?M?琼斯

《教父》第一集剧本和幕后故事的总和。这么一部经典影片在最开始居然被各大导演嫌弃,科波拉为了还债才答应接下导演工作。制片厂坚决不同意当时已经成为票房*药的马兰白龙度出演科里昂教父,派拉蒙数次想要解雇科波拉,罗伯特德尼罗本来答应出演角色,后因另外的影片而辞演《教父1》,这才给他在《教父2》中出演年轻科里昂创造了可能。太多有趣的幕后,粉丝值得收藏。

《消失的13级台阶》高野和明

刚看过《沉默的真相》,在看这本书就没那么新鲜了。推理虽是日本强项,如今也看到国人追赶的实力。过去和现在双线推理,剧情交叉推进,结构有点类似。作者的出道之作,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名声大,读起来却没有东野圭吾那种情感丰富的感觉。相比,还是更喜欢东野圭吾,不过也可能是译者差异造成的,毕竟译文作品都带有译者的风格,跟原著一定有不同。

麦start

谢谢你的喜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