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没有读懂的白夜行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最近两周,大概花了十四个小时看了《白夜行》的小说,然后周中又去看了三个小时的《白夜行》音乐剧。不是我太认真的对待这部作品,而是因为工作的苦逼让我想去放个松,所以去买了张离自己很近的音乐剧票,而又因为怕自己文化水平太低,看不懂音乐剧,所以想提前去了解一下小说。然而一路走下来,终究还是音乐剧走在了前头。

既然花了这么长时间,不管自己水平多低,还是想写点东西。

要说故事情节,整体而言,肯定是小说更为丰富,毕竟要化成三个小时的音乐剧,很多情节还是要舍弃的,比如关于松浦原卖盗版游戏、今枝的调查等等,但整体来看,还是各有各的优点。

小说,是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在整部小说中,关于男主桐原有亮和女主西本雪穗的心理活动都描写的很少,大部分男女主的行为都是通过第三人的视角进行描写的,在前十章,除了第一章男女主是同时出现之外,剩下的章节,大部分是涉及到的男主一章、女主一章轮流来的,而每一章的出场,基本上都是从男女主旁边的人开始的,而男女主的行为也很多都是从别人的眼里看到的、或听到的、或经历的。说句实话,这样的写作方式,一开始给我继续读下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时刻在想“果真经典很多都看不下去”的自我定位。但读完之后,你会发现,正是这样的布局,让他有别于其他第一人称的作品,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很冷,没有感情,而且是越看越冷。

音乐剧,则整体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大幕拉开的时候,就告诉你,这是西本雪穗和桐原有亮的故事。音乐剧整体上对故事进行梗概式的还原,当然,期间运用很多戏剧化或者舞台式的语言展现了书本上的一些场景,当然也包括做皮肉生意的那一章。但音乐剧与小说中,最大的不同,是增添了男女主心理的描写和两方之间的冲突,一开始女主遭遇同学欺辱后的愤怒,这一愤怒直观展现给观众们女主黑化的开始(但说句实话,个人认为韩雪在表演时,这段还是缺少点力度,因为这点力度的缺失,让人感觉到黑化的原因有点不足)。整场中,最重要的一场男女主心理状态的描写是雪穗让有亮去以欺辱方式去驯服二婚家庭中的继女,男主的心理是不想在黑暗中再犯下错误、期望女主能悬崖勒马,而女主的心理则是必须解决掉所有阻挡她生活高升的人,女主对教养自己的继母都不曾留下情面,更何况一个无任何关系的继女呢?

不同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不同的东西,小说里有作家的心思在里面,而音乐剧则有编导的心思在里面,各有千秋。

看完小说后,我又去搜了一下电影,韩版的和日版的,都大概溜了两眼,很多情节上虽有改动,但基本上,无论是电影还是话剧,都保留了在美佳(雪穗继女)遭遇有亮欺辱后,雪穗脱去衣服还原欺辱过程的情节,我在看音乐剧的时候,就表现很大的不解,内心除了“变态”二字,再无其他的词汇,后来在小说中再读,还是只有这两个字。但后来,看了一篇书评,有点小明白了。整个故事中,雪穗一共让有亮以这样的方式对付了三个人,一开始在上中学时欺辱她的同学、一个自己多年的闺蜜,而另一个就是继女,我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个很*很暴力的做法,但事实上,这是对雪穗思想的深刻刻画,一共刻画了三遍。书中说,雪穗让有亮以这种方式去夺取他们的灵*,为什么这会与灵*相关?因为在雪穗的心里,自从幼时遭遇了类似事件后,她的灵*就已经消失,从此之后,她虽活在白天里,但心中已满是黑暗,她没有灵*,她的身体只是个行尸走肉,而她是这样,有亮也是这样。所以,在他们心里,坚信,对人最深的处罚就是去欺辱他们,让他们失去灵*,而一个没有灵*的肉体,是最容易被折服的。这样的事实,不仅在雪穗和有亮身上得到了验证,在这三人身上得到了同样的验证。

看完这个故事,我在想,这样一个悲剧,除了大人们的丑恶,给孩子们种下的恶果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小说中,很多次都提及,那是一个泡沫破灭的年代,雪穗的母亲之所以会卖掉雪穗,是因为生活的无助,而在一个无助的世界里生活,物质生活上的艰苦攀爬,助长了恶果的成长,年代的恶,不小于大人们犯下的罪过,没有灵*的互利共生。

注:用《萱草花》做配乐,是想说,如果有爱自己的母亲,这个故事,是不是就不会存在。

一只认真活的兔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