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信》是东野首部将笔触深入到罪犯家属心灵的作品,其实,《信》已经跳出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兼得犯罪小说、成长小说、言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之趣,是部集大成的作品。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父母早逝的兄弟。弟弟直贵,这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青年,在他的眼眸中存在着回避众人目光的理由——他的哥哥刚志为了替他筹学费而闯入民宅偷窃,失手杀人。刚志为此入狱服刑,兄弟俩只能用书信互相联络。哥哥在狱中为自己的罪赎罪,身为弟弟的直贵尽管无辜,却从此背上了“杀人犯的弟弟“身分,在这个社会上,一次又一次的被歧视,被驱逐……他失去了原先安静的校园生活,失去了原本可以在歌唱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机会,失去了初恋女友,他还能为自己哥哥所犯的罪失去多少?
东野圭吾,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大阪,日本推理小说作家,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之后在汽车零件供应商日本电装担任生产技术工程师。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有《放学后》《秘密》《白夜行》《以眨眼干杯》《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献身》《预知梦》《湖畔》等。
年,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开始专职写作。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年《嫌疑人X的献身》获届直木奖,东野圭吾从而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年4月,第11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东野圭吾问鼎外国作家富豪榜首位;同年,出版小说集《第十年的情人节》。
名著语录摘抄
1、所谓偏见,就是不平等看待,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的自私本性。这里的不平等看待,其实可以视为一种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的态度平衡缺失,而总是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倾斜,除非不同的立场之间不存在厉害冲突。一般情况下,人都是首先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会力图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考量,完全意义上的中立是不可能的,由己及人是必然的思维定势,偏见遂自然而生。
2、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产物。人类就是需要跟那样的东西相伴的生物。
3、犯罪者必须要有着这样的思想准备,就是自己犯罪的同时也抹杀了自己亲属在社会上的存在。为了显示这种客观事实,也需要存在歧视。
4、即使是善良的人,也不能什么时候,向谁都显示出来善良。得到那个,就得不到这个。都是这样的事儿。要选择这个就要舍弃那个,如此反复,这就是人生。
5、犯罪者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就是自己犯罪的同时也抹杀了自己亲属在社会上的存在。
6、“可是,和真正的死亡不同,社会性的死是可以生还的。”平野说,“方法只有一个,孜孜不倦地一点一点恢复他与社会的相容性。一根一根地增加与他人联系的线。等形成了以你为中心的像是蜘蛛网一样的联系,就没有人无视你的存在。这样迈出第一步的地方就是这里。”
7、“大多数人都想置身于远离罪犯的地方。和犯罪者,特别是犯下抢劫杀人这样恶心犯罪的人,哪怕是间接的关系也不想有。因为稍微有点什么关系,没准也会被卷入莫名其妙的事情中去。排斥犯罪者或是与其近似的人,是非常正当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正当防卫的本能。”
8、“是因为怎样跟你相处才好,大家搞不清楚。本来不想跟你有什么瓜葛,可明显表现出那种态度又不道德,我想。所以才格外小心地跟你接触。有反歧视这个说法,就是这样。”
9、没准这种想法是一种对自己的宽容。歧视不会没有的,问题是在这个基础上怎么做。想到原以为是自己一直努力过来的,直贵在心里否定着。自己一直是在放弃,只是在扮演着悲剧中的主人公。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
东野圭吾《放学后》摘抄语录
莎士比亚名言,好像都是大实话啊
老子的20个人生格言!救了多少人的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