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讲座分享不因热门,坐享其成 [复制链接]

1#

每年都会新出不少剧目,但能够像染空间这样光是一个制作班底的官宣都能引起市场上的轰动,也就没有几个。这次我们邀请到一冰和她的团队林挺、冠桦来聊聊一些制作的心得体会。提问也比较灵活,整个的话题,也就顺着围绕IP故事、明星卡司、制作班底这几个方面去展开。

首先,对于IP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自己的IP开发能力。从仙剑、白夜行以来,业内对于染空间格外推崇的就是,IP选择能力。在一冰看来,如果看的更深一点,这里面可以延展出三个思考。

IP真的重要吗?IP当然重要,但染空间更希望被看到的是,这背后的IP开发能力。毕竟产品的打造并不是简单把市场上的热门IP抓过来,照单全收就完了。这其中要聚焦,要深入,留下什么,不要什么。更多的是一种取舍,最后留下来的就在那里。那么与其说精明的选择IP,豪*某个题材,不如坚持一些IP开发的基本逻辑。

比如年底即将推出的人间失格。中文版就是18个译本。团队每个人看至少3个译本,然后要交读书笔记。她自己是18个译本都看了一遍,去比较最合适的版本。最开始的想法也是比较燃的摇滚向,被死忠铁粉解读为积极向,微博一阵热议,团队开始反思,重新调整也更明确剧目的基调,保留更多丧的底色。如此等等,不在少数。以这样的态度去打磨产品,无论染空间选择哪个IP去制作剧目,相信最后的呈现都不会差。

IP是什么?在染空间看来,IP有短期爆款和长期持续影响力之分。这两者也可能会有转化。染空间还是更为看重IP的长期持续影响力。类似国产顶级IP红楼梦,即便疫情期间,照样出了舞台剧的新作和舞剧版本。每一个新作品出来,其实也是原本IP影响力的又一次叠加。

有一些IP尤其是游戏类,短期配合发行上市,可能也会集中电影,综艺,网剧,也会考虑在舞台剧上面做一波。染空间也很清楚,站在IP角度围绕爆款热门做衍生也无可厚非,但是染空间又不想做嫁衣,还是想独立的在戏剧领域做出一个业态品牌。

如何选IP?与其追逐热门,不如集思广益靠谱。在几个不同的场合,一冰觉得其实还是先发散再收敛的集思广益。当然这么说,可能给人感觉有些运气成分居多。她也坦然承认,的确没有万有公式。

其次,对于明星卡司的看法。并非唯明星流量,更看重基于文本的人物关系突破。

尽管经常和刘令飞以及一些明星合作,在染空间看来,到还真不是什么绑定关系。毕竟市场也有很多剧目在用同样的卡司。在染空间看来,与其形成某种商务上的所谓绑定合作关系,不如去思考,和卡司之间能否共创孵化一些产品,彼此都能在这个关系中获得滋养,类似和刘令飞合作的野路子。

在光鲜的明星光环之外,需要看到人物卡司也是在文本基础上的创新。比如白夜行的文本,其实还是一个非常大女主的剧目,雪穗在前,亮司在后。经过团队讨论,最终还是决定调整为男女双主角的CP关系去呈现。顺应这个产品逻辑,卡司再去对应落位,男主选择刘令飞,女主也选择调性匹配的韩雪。

也比如人间失格,普遍认为是个男主角的戏。在充分文本解读后,染空间决定更立体多层次的呈现人物的复杂内心,在舞台上用太宰治和叶藏两个人物角色形成双男主CP。有这个底层逻辑作为产品基础,再去组合选角,这个时候专业卡司和明星演员的搭配选择,就已经越来越清晰。

最后,对于制作班底的思考,再大牌的班底也是为产品服务。

染空间习惯使用国际化的主创班底,以至于市场有看法,这么高大上的打法,还算是中文原创音乐剧吗?林挺倒是直接反问,那么同期的电影花木兰,标准的全中国演员,中国故事,算是国产片吗?相信所有人都会认定这是完全好莱坞电影。毕竟这就是在好莱坞制片厂体系下完成的产品。在这个层面上看染空间的剧目,尽管班底都是相当的国际化,但都是在染空间的制作人体系下完成,绝对是中文原创作品。

主要的原则还是从作品出发。染空间的作品相对内敛,适合很多小调的音乐。国内的音乐比较多大调,那么染空间就会更开放的去组合主创班底。不纯粹是从知名度的角度考虑,也会要求贴近剧目本身。比如邀请野角,作曲风格可能外放、乐观,也需要是服从剧目的整体调性安排,重新出发去创作。

从商务的角度上看,其实海外的制作班底也没有那么贵。毕竟英美日韩音乐剧市场成熟,取费或者按曲子数量,或者按工作时间。国内音乐剧市场还在发展,有的作曲人并非专业为音乐剧创作,收费也没有那么标准化。同一个人的合作费用,都可能有高有低,甚至出来一个完全在预期之外的高价。

整个下午,一冰谈得最多的其实还是,染空间对产品开发能力的思考。产品背后也是团队,要突破也不能就靠某个固定的团队。团队必须是流动的。不能简单认为,一个团队,就是个固定的铁三角。一个不断创新的团队需要新陈代谢,才能不断推出新作品。

时下沉浸式演艺大热,染空间也有自己的看法,或许会有新的呈现。而我所在的团队,也在尝试做些类似的事情,也会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谢谢一冰和染空间团队给大家带来的分享

也预祝人间失格首演成功票房大卖

文娱沙龙第5期:我在亚洲大厦做戏剧文娱沙龙第4期:现场娱乐沉浸式业态研究

文娱沙龙第3期:现场文娱用户洞察

文娱沙龙第2期:制作人眼中的韩国音乐剧

文娱沙龙第1期:旅游演艺发展漫谈

产业集团视角下的城市演艺布局策略

文旅造节的模式比较

城市商业空间中的剧院管理模式

音乐厅的空间组合规划策略

线下音乐现场的内容观察被误读的头部、IP和原创泛文娱IP的线下运营策略运营视角下的音乐剧产业观察运营视角下的音乐剧产业观察运营视角下的音乐剧产业观察巡演内容策略之四:产品定价策略巡演内容策略之三:巡演铺排逻辑巡演内容策略之二:产品组合策略巡演内容策略之一:巡演合作模式

票务营销之完结篇:演艺票务发展趋势

票房营销之十四:海外演唱会票务操盘点滴

票房营销之十三:流量盘的操盘策略

票房营销之十二:体育场演唱会的票务策略

票房营销之十一:体育场馆演唱会的操盘运营票房营销之十:体育场馆演唱会的票图规划票房营销之九:体育馆演唱会的开票定价票房营销之八:体育馆演唱会的报批票房营销之七:开票后的运营策略

票房营销之六:关于多场次音乐剧的开票策略

票房营销之五:开票信息里不易察觉的细节

票房营销之四:livehouse的票务策略

票房营销之三:开票之后的票房运营

票房营销之二:剧院类演出的票图配比

票房营销之一:剧院类演出的票价制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