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我看电影之前一般不看简介和影评,以便形成自己的主见,避免被他人观点影响。对于《少年的你》,我也是这样做的。而梳理完自己观点后,我还会参考一下他人的影评,尽力保证自己的思考较为全面。没想到的是,豆瓣8.3分的《少年的你》,其影评确实有些惊到我。
在豆瓣影评中,热度最高的一篇影评中提到了非常敏感的两个字——“抄袭”。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得知,《少年的你》的原著出自玖月晞,而玖月晞则在过去因为“融梗”而争议不断。很多人提到,《少年的你》不少人物关系和剧情因果与《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几近相同。因为“抄袭”涉及原则性问题,很多人毫不犹豫地打出了差评。这些事实在网上很容易查到,信息量较多,是非曲折各位看官自个儿判断,我便不赘述了。
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自问,我还有没有必要写影评?
一方面,我对原创的执着近乎偏执。我的信念是,纯粹的故事创作必然是对陈词滥调的宣战,而陈词滥调往往是对其他作品的粗劣模仿。抄袭二字,对一个作品来说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之所以耗费那么多时间看电影,耗费那么多精力写影评,是因为我在学习和研究故事。一旦看了电影,影片本身就进入我的思考样本库。大脑已经自动运转起来了,各种想法源源出现,这一思考的过程是于我有益的。因此,我还是决定顺着原先的思路继续分析《少年的你》的故事性。
《少年的你》的题材是敏感的,但拍摄手法是委婉的。校园欺凌触动不少人的神经,但这又是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不过,《少年的你》关于校园欺凌的镜头大多采用侧面表现的手法,少了血腥、暴力、恐惧等元素,这让“欺凌”这一行为本身的冲击力不够强烈。电影中的“欺凌”,以“辱”为主要方式,侧重于心理上的压迫,而在肢体暴力上的欺压则少了些许力度。这也许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委婉。相比之下,很多新闻报道反而更让人感到校园欺凌的可怕。
在《少年的你》中,常见的欺凌方式包括厕所往人身上扔湿纸巾、言语讽刺、推下楼梯、剪头发、撕衣服拍视频、介刀威胁和老鼠恐吓等。某种程度上,这些给主角造成的恐惧并不是很强,更多是一种心里不痛快。否则,周冬雨饰演的主角何以保持心态的稳定,没有出现成绩下滑?
如果将主角设定为原本就对特定事物感到恐惧,然后这些欺凌者如同“伤口上撒盐”一般强化这种恐惧,那么主角对特定事物的恐惧就与校园欺凌产生心理联结。之所以强调主角要对欺凌恐惧,是为了更好警示世人。如果人们无法见证校园欺凌如何对一个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就很难引发“希望这样的事情更少一些”的心理触动。唯有亲眼见证他人“血淋淋的伤口”,才能反思自己手上是否“握着刀”,这正是警示电影的价值所在。
从结局安排来看,《少年的你》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实现这样的警示作用。主角经历了校园欺凌后,依旧坚强地考了不错的分数;另一边,校园欺凌者则被过失致死。一方面,《少年的你》有倾向“以暴制暴”的嫌疑。面对校园欺凌,电影并没有给出更好的方案,而是以暴制暴,冤冤相报的最后是升级的悲剧。
另一方面,这样的结局安排反而会产生这样一种“警示”——那些校园欺凌者们,你们得注意点,狗急还会跳墙,把人逼急你们下场可不会好到哪里去。换言之,这样的警示主要是针对小部分群体,针对的是那些欺凌者。这远远称不上深度和广度,因为需要警示的不仅仅是欺凌者。
校园欺凌是一系列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不仅是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对立,还有很多冷漠旁观者、喧闹助威者、不知情者、知情不言者。所谓不知情者,指老师不可只顾自己的成绩,要细心地觉察学生心理状态;知情不言、助威者、旁观者更是罪恶的助推。换言之,哪怕没直接参与,并不代表与校园欺凌无关。在校园欺凌这件事情上,很难存在局外人。如果《少年的你》可以从这些角度设计人物角色,并将“校园欺凌”这一事实的动态发展过程都梳理清楚,将矛头指向欺凌者、校方、老师、同学、家长等,那就可以更全面的讨论校园欺凌。
其实《少年的你》是有类似定位的人物,但却没有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校园欺凌联系在一起。
-男生知道自杀者遭遇校园欺凌而不说,电影却没有谴责他。甚至,他与之前的自杀者是什么关系?他是否亲眼见到欺凌?他为什么不说?这些信息在电影中也没有交代。-有的女同学不得不成为欺凌者的跟班,她在电影中存在感很低。如果把她刻画好,将她内心的挣扎表现出来——譬如,她为什么要做跟班?她为什么不反抗?倘若如此刻画人物,也能更好的呼应主题。-老师在电影中的影响很小,且不说他对年级前十的主角居然那么不关心,就说他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几乎是没有的。如果让老师直击校园欺凌的后果,让其反思自己的责任,效果也会更好。
如果说以上是侧重多方动态影响的横向延伸,那么心理的纵向延伸则是剧情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少年的你》中人物的不少行为是让人不解的。成绩不错、复读的欺凌者为什么要欺凌他人?如果说是心理问题、家庭教育问题,那么电影则丝毫没有表现出来。很多人说,现实中的校园欺凌并没有什么理由,很多时候是无端针对某人,近乎成了习惯。但是,艺术高于生活,电影理应提炼出欺凌者的心理、动机。甚至,哪怕是对“吃饭睡觉打豆豆”这一习惯养成的讽刺,也会让电影更具深度。
此外,主角为什么会讨厌交朋友?被欺凌后,她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关于这些,电影并没有过多琢磨,欺凌事件反而更像是推进爱情线的故事背景。遭遇校园欺凌前后,实在很难看出主角有什么人物形象上的变化。此外,从主角无意间致死欺凌者的剧情来看,《少年的你》太过于美化主角,不忍心让她变成一个内心充满愤怒、邪恶的人,固执的坚持她“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
这并不算是好设计。《狗十三》最后虽然主角变得无情些,但这种变化过程自然会引导观众思考,这样的成长代价是否值得?相比之下,《少年的你》对主角美好形象的执着并没有起到这般效果。
《少年的你》在电影后半段主题跑偏,拍成了犯罪推理类型。且不提犯罪及推理过程“致敬”《嫌疑人x的献身》,就说这一剧情对校园欺凌主题的效果,就让人生疑。从尾声视频来看,校园欺凌无疑是《少年的你》的核心。犯罪后男女主角的互相支持也许可能表现出两人的爱情关系,但是对电影的主题核心几乎没有益处。既不能推动关于校园欺凌的剧情,也不能围绕校园欺凌主题来刻画人物。但是,如果没有最后这部分犯罪推理,却又很难为男女主角这段“好学生与社会青年”的关系画上句号,结局设计会变得困难。这不禁让人发问,在推进爱情线之余,易烊千玺演的这个男主角对校园欺凌主题是否有意义?
创作团队称,《少年的你》相比原著改编很多。但现在看来,改编还远远不够。优秀的改编往往需要再创作。如果创作团队挖掘足够深入,改编幅度足够大,完全可能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如果真的做到这种程度,恐怕就能称得上化腐朽为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