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前,我不是个爱看书的人。
有时候看到一本书,那么厚厚一叠,我就没有了阅读的兴趣了。
只有短篇小说之类的,我才有兴趣读一读。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红楼梦》,大概就看了几章,我就放弃了。本身就夹杂着文言文,读起来又吃力,实在感受不到一点看书的乐趣,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故事情节完全串不起来。
第一本完整读完的小说应该是《傲慢与偏见》或是《简爱》,具体记不大清了,只知道是在高中的时候,临近期末考那会儿。(具体是高二还是高三,也记不清了)
期末文化课都停了,空闲的时间反而相对较多。
读完全本之后,我很惊喜,原来看完一部长篇小说这么有成就感呢。
进入大学之后,我就像是打开了任督二脉,觉得阅读就应该读长篇,越厚越有成就感,薄的书都看不上眼了,觉得它们内容太“浅薄”。
同样是在大一期末考之前,我花了三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白夜行》,那是我第一次读得废寝忘食。主要是因为,白天的时间用来复习功课了,晚上时间我作为放松娱乐项目,读一读小说。
也是在大学期间,我终于把《红楼梦》读完了。
我自己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以前读书就是读不进去,现在却能把长篇小说一口气读完呢?
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读书的心态变了。
就拿《红楼梦》来说,第一次读,我